先导区建设:朝阳快马加鞭未下鞍——三燕大地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述评

2021-03-16 14:31:44

来源:互联网

    把握时代大趋势,开拓发展新路径。在全省上下为实现振兴新突破而努力奋斗的当下,朝阳市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按下“加速键”。

    三燕大地上,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已深刻领悟到“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的内涵和分量:借助先导区建设,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这是省委赋予朝阳的全新历史性定位、全新历史性任务。

    几多期许,几多厚望。于朝阳市而言,这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朝阳市只争朝夕。从建筑工地到厂矿车间,从群众到党员干部……一路行走一路观察,透过有形的拼搏实干,可见向上向好之势。

    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朝阳快马加鞭未下鞍。

    朝阳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2020年11月26日至27日,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一圈一带两区”。而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则是“两区”建设之一。

    依托朝阳等地,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宁打造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

    这关键一子,事关辽宁振兴发展大棋局,让朝阳在全省发展格局中有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

    朝阳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这是省委赋予朝阳的全新历史性定位、全新历史性任务,亦是省委对朝阳始终如一主攻京津冀抓招商抓项目的高度肯定。

    建设先导区,不是朝阳“自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其焦点之一是,一个曾经“落后”的地区,何以能够承担如此重任?

    有专家直言,区位、先发、平台三大优势决定着先导区建设选择朝阳的必然性。

    朝阳作为京津冀连接东北的重要通道,是京津冀制造业产能转移半径最短的承接区域之一。不等不靠,朝阳早早便把这种区位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朝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早在2014年,国家刚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际,朝阳就开始谋划如何融入京津冀。今日的朝阳,主攻京津冀抓招商抓项目抓开放已取得重大进展:近五年,累计引进落地开工产业项目1378个;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20年,经济总量首次跃升至全省第七位。

    人勤春来早。朝阳人的远见、实干、努力,持续为先导区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2020年12月9日,朝阳首次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获批“国家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强有力的支持更是为建设先导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乘势而上。今日朝阳,全市已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以实干共同发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

    抢抓历史机遇谋篇布局

    建设先导区,这是一道必答题,朝阳给出的成绩必须是“优秀”。

    抢抓机遇,谋篇布局。

    省委为朝阳指明了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全力抓好通道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平台对接,引进企业、资本和人才。这“四接三引”,实质上是要求朝阳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面向京津冀地区开放合作。

    朝阳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四接三引”,既是开放合作的途径、办法,也是开放合作的重点和目的,让朝阳更加清晰地知道了主攻京津冀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落实,态度坚决,行动有力。一次次调研,一次次论证,总体思路已明——

    坚持主攻京津冀、深耕京津冀、融入京津冀,依托朝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牢牢盯住营商环境建设、项目建设、开发区建设这“三个关键”,全力抓实“四接三引”,确保实现先导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把朝阳打造成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这“一个目标”。

    朝阳市委、市政府明确,“四接三引”是先导区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最为关键。

    通道对接,牢牢抓住京沈高铁全线贯通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朝凌高铁、绥凌高速建设,持续优化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与京津冀对接通行能力,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

    产业对接,重点面向京津冀找企业、找项目、找资金、找市场、找人才、找科技成果,全方位对接京津冀地区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梯次承接产业转移,全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先进装备制造等项目。

    市场对接,依托朝阳区位交通优势和农产品、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面向京津冀地区市场和群众,全方位搞好宣传推介,把更多的朝阳优质农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打入京津冀市场,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

    平台对接,以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加快推进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新区、京津冀大学院所和教育、医疗等机构对接,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协作、科技协作、公共服务协作平台,全方位引进技术、引进成果、引进人才。

    朝阳市发改委主任曹治纲说,实打实地搞好“四个对接”,“三个引进”则水到渠成,京津冀地区的企业、资本和人才将纷至沓来。

    不负时代重托实干作答

    千招万招,不落实都是虚招;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砥砺前行的朝阳人明白,不负重托,唯有实干。而今,他们蓄势再出发。

    融入京津冀,朝阳把建设先导区提升至市委书记和市长工程的高度全力加以推进。蓝图刚刚绘制完毕,各地区、各部门即刻收到任务分解书。成立工作专班,专门制定针对京津冀的招商方案,出台建设线路图……一切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今年的每个季度,朝阳市委书记、市长都将像以往一样,带队在北京等地区举办一次招商推介会,集群式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目标已定,“十四五”期间,力争落地开工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000个以上;2021年落地开工500个以上。

    凌源市,于朝阳而言,离京津冀最近,抢抓先导区建设的动作快、力度大,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先导区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推进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贸易链的协同发展。

    凌源结合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实际,把钢铁冶金、汽车及零部件、非金属新材料三大主题特色园区和农产品深加工园区作为重要平台承载转移而来的产业,同时制定了产业招商地图,精准选资上项目。

    建平县,正在高标准建设2平方公里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园,以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建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秀伟表示,他们已绘制了京津冀产业分布图,紧盯廊坊新型建材、保定的工业泵制造等产业,全力以赴抓招商。

    朝阳县,聚焦京津冀引资金上项目,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清洁新能源等四大产业集群。

    风好正扬帆。建设先导区,京津冀企业与朝阳市携手前行。

    朝阳通美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和博宇(朝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均来自北京市通州区,2017年年底落户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两家企业是半导体新材料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眼下,喀左开发区正在积极推进半导体产业联盟,以朝阳通美晶体为“盟主”,以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为技术支撑,筹建半导体新材料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孵化中心。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云计算领军企业,正在朝阳市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负责人武亚彬说,他自己在这里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良好的营商环境。

    兴盛集团来自唐山,去年是这家企业在朝阳发展的元年。因看好朝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企业将在这里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一站式旅游康养目的地,建设朝阳市新的对外旅游窗口。

    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以何为先?如何领先?朝阳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懈努力着。披荆斩棘,铿锵前行,相信振兴中的朝阳必将以先导区建设为引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关键词: 先导 建设 朝阳 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