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鲈之思”中的这条鲈鱼究竟出自何方?这本书里有答案

2021-03-15 17:16:14

来源:互联网

美味的形成、沉淀、漂移、裂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文明的过程,它对应了城市化和互联网时代的餐饮发展与消费潮流。

今天,人们的社交空间相当开阔,目光可以投射得更加遥远,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切势必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比如通信、购物、出行、支付,还有美食。

近年来,中国的美食类图书越来越多,在实体书店的网络平台集结成一个醒目的门类,读者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电视台、电台、网站争奇斗艳地开出美食栏目,参与性、互动性都很强,收视率、点击率也是蛮高的。似乎人人都有丰富的美食经验,都有话要说,都能一泻千里地写下色香俱全的美食文章,成为笑傲江湖的美食家。传统媒体之外,自己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就有了迅捷的发布平台,内容如果足以吸睛的话,粉丝量也能与日俱增。这是物质丰富、社会文明的表现。

以小说、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的沈嘉禄,于二十年前将目光投射于美食之上,他的《上海老味道》至今仍被网络评为“海派美食写作的开山之作”,不同于一般美食文章只停留在味觉感受的浅层次,而是重在表现食物与人的关系,食物与城市的共生共存,希望激起读者对过往美好瞬间的回想,也提醒有关方面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和城市文化积淀的方向,对风味美食给予恰当呵护。他还认为,每一种由移民带来的草根食物或地方风味,都或多或少地加载了异质文明,完成本土化后就打上了海派文化的烙印。呈现于魔都的风味美食,见证了大上海的成长与繁华,体现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大气谦和、追求卓越的海派文化。后来,沈嘉禄又推出了《消灭美食家》《鱼从头吃起》《上海人吃相》《吃剩有语》《上海老味道续集》等,有节奏地将话题引向深入。

在上海书店出版社于近日推出的《手背上的一撮盐》一书中,沈嘉禄又将视野拓展到中外文化交流这个题目上,当然也更深入地探讨了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餐具与食器的改进是如何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鲜花与酒、茶是如何结缘的?芝麻、大葱、苜蓿、胡萝卜、番薯、辣椒、马铃薯、玉米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又如何改变了中国人的口味和人口结构?在辣椒之前中国人从哪里获得火辣的刺激?白糖与白酒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苏帮菜如何影响了本帮菜的形成?川菜登陆魔都后又如何成为“下江菜”的?鲁迅在上海吃过本帮菜吗?杭帮菜为什么在上海突然退潮?“老广”的味道从哪几个层面提升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宴上都有哪些美味佳肴?在复刻的大宋饭局上能吃到哪些古董美食?“莼鲈之思”中的这条鲈鱼究竟出自上海的松江还是苏州的吴江?……美食所维系的这些问题都将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

通过美食溯源,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正在崛起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与别国进行友好、平等的交流,积极融入乃至引领世界文明潮流,是我们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今天,上海正在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甚至有可能打造成包罗万象、五味杂陈的世界美食之都,那么这座城市能为全国人民,全世界的观光客、寻味者提供怎样的味觉体验?另外,在文化层面上也值得讨论的是:上海的文化特质是什么?上海人——包括新上海人——的价值取向、格调、品性、修养又应该是怎样的?由“一撮盐”引起的“化学反应”相当有趣——沈嘉禄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并希望与读者深入讨论。

关键词: 莼鲈之思 鲈鱼 究竟 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