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记得把瓶子送回去

2021-08-03 17:32:04

来源:互联网

丹麦押金回收系统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并达到一个高回收比例,离不开国民的广泛参与和合作

在丹麦的超市和零售店里,大部分塑料瓶、玻璃瓶或罐装饮料都是带押金出售的。比如,一罐可乐标价10块,结账时你要付11块,也就是说预付一块押金。当你喝完饮料,不要把空瓶扔掉,而应该把它们送回你购物的超市,拿回你预付的押金。每个人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积攒了一大袋子的空瓶罐拿到超市外的自助回收站,将空瓶一个一个推进回收机内的传送带,最后按一下结束按钮,机器会吐出一张押金返还单,可以当作现金在超市使用。该系统始于2002年,得到了丹麦人的普遍认可和欢迎,成为丹麦独具特色的一项环保措施,有时自助回收站前排起的长长队伍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丹麦的押金回收系统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回收系统之一,由丹麦回收公司运作,并与国家环境部、食品部等合作,是一项典型的“全民运动”。丹麦人每天退还四百多万个瓶瓶罐罐,由丹麦回收公司统一回收并用于制造新的饮品或食品包装。超市里出售的饮品,凡是含押金的饮料瓶,身上都贴有押金回收标签,标记为A、B、C三种,表示三种押金返还金额:A为一元,B为1.5元,C为3元。押金回收标签是由丹麦回收公司持有的注册商标,贴有该标签的有以下几种饮品:啤酒;碳酸饮料,如苏打水;混合饮料,如苹果汽酒;不含碳酸的矿泉水、柠檬水、冰茶等;水果浓缩汁;纯果蔬汁及水果果昔。这类瓶罐被称为一次性包装,未来通过回收,制成新容器,仍用于食品包装。

从理论上讲,如果每个塑料瓶或易拉罐能够回收,都可以无限使用,或者至少使用一次以上,前提是我们能保证它们从哪儿来还回哪儿去。如果随手扔了,或者将它们混入其他垃圾如金属、塑料和玻璃,那它们作为食品包装的生命就终止了。可能很多人会说,它们仍然可以被加工成其他塑料或玻璃制品,用于其他用途。没错,这也是它们重生的机会,但一旦饮料包装混入其他垃圾,就无法再制成食品类包装,其使用价值就大大降低了。因为食品类包装材料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健康,所以对它们的使用有很严格的要求,只有直接回收的食品包装材料才可以再制成食品包装。当然,还可以用新的原材料制作食用罐装瓶,但这会增加材料成本,还会加重环境和气候的负担。一对一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而且每年还能减少超过1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虽然丹麦拥有世界上最高效的押金回收系统,92%带押金的瓶罐都能顺利回收,但每年仍会损失价值1.25亿克朗的饮料瓶。丹麦回收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看看这消失的8%带押金的瓶罐都去了哪里。结果显示,40%是由私人家庭作为分类垃圾或厨余垃圾直接丢弃了;30%发生在商店、工作单位、酒店和餐馆;20%被扔进公共场所的垃圾桶,比如公园和公交车站;剩下10%被丢弃于大自然中。据分析,较之其他年龄群体,15-30岁的人群更倾向于把带押金的瓶罐扔进垃圾桶或随手扔街上,尤其在学校等教育机构,有一半垃圾桶里都能找到带押金的瓶罐。虽然丹麦年轻人普遍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在参加聚会或户外活动时很容易忽视饮料包装的回收,无意间就将它们随手处理掉了。

据笔者的丹麦朋友介绍,这些散落在公共场所的饮料瓶倒成了一种商机。比如,笔者就曾在哥本哈根的一些公园内看到有人在垃圾桶内翻找这类瓶罐,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挣个几百块钱。天气好的日子,公园草地上会有不少人铺上布,上面摆满饮料和小食,合家围坐或朋友聚会,边晒太阳边聊天,看到有人收瓶罐,就直接送他们了。一些旅游景点也有类似情况。游客一般没有机会将饮料瓶送去回收,只能扔进垃圾桶。据说近些年,每到夏季,有些欧洲国家的年轻人就到丹麦打工,干脆就有人直接干捡垃圾的活,听说也可以挣不少钱。许多丹麦人觉得这是件好事,既能帮忙收拾那些被丢弃的饮料瓶,自己也可以挣些钱,可谓双赢。

据笔者的观察,丹麦押金回收系统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并达到一个高回收比例,离不开国民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为团结合作是丹麦社会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不久前,丹麦回收公司在社会上发起一项名为“不止一次生命”的运动,旨在继续提醒国民押金回收的重要性,同时希望大家都能不断思考自己在回收系统中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因为这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利益。“记得把瓶子送回去”,当你将空瓶罐送到回收站,这个行动本身的价值远远超过你拿回的押金,说明你参与到了环境保护中,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了贡献,也说明你帮助改善了气候,并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正是这项“全民运动”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丹麦 记得 瓶子 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