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青年第二季·百年青春|传千年青瓷 承工匠之心

2021-08-17 20:46:16

来源:互联网

100年前,一个伟大的政党在世界东方诞生。100年来,她从筚路蓝缕到奠基立业、从风雨兼程到薪火相传,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始终践行着她的初心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联合浙江省委网信办特别策划《百年青春》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报道从青年党员这一视角切入,诠释着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和青春活力。

拉坯、修坯、刻花、上釉,再经过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一件釉色青翠莹润的青瓷便在周明明的手中烧制出来。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里,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在绿树掩映中显得格外清幽,周明明已在此研习越窑青瓷9年。“我想把越窑青瓷的烧制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越窑青瓷。”从与越窑青瓷结缘以来,他始于初心,臻于匠心,认真地创作着每一件作品。

如今,周明明独立完成的多件陶艺作品都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奖项,他自己也获评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并参与编写审校了书籍《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守护、传承着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青瓷结缘

2008年,周明明考入景德镇陶瓷大学(原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艺专业,开始学习陶瓷技艺。初学陶艺,他觉得并不难,直到经历一次次失败后,他才明白要成为真正的“陶艺人”,是非常不易的。他感叹道:“制作一件瓷器时,其实里面有很多让人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一些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将其损伤,从而导致器皿被烧坏。”

在不断学习中,周明明发现研习陶瓷技艺,不仅需要有恒心,更需要经得住一次次的磨练,懂得随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的瓷器制作需要个把月的时间,期间遇到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停下来,有时候灵感突然来了,会一直做到深夜,当一件作品完成的时候,幸福感非常强。”就这样,在学习制瓷技艺的过程中,周明明找到了自己的研习方向,感受到了来自制瓷的快乐。

2012年,周明明从大学毕业,正逢杭州举办“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嵇锡贵大师向全国招生,渴望有更多学习机会的周明明立马报名参加。

央广网记者采访嵇锡贵大师

经过层层筛选,他从100多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嵇锡贵首批5名学生之一,并进入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研习越窑青瓷。老师嵇锡贵回忆:“周明明踏实好学,又很有悟性。考试时就发现他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后面出色地通过了考验。”

2013年,周明明跟随嵇锡贵老师正式开始学习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从入门的第一天,老师就要求他苦练基本功——绘画。周明明坚持每周画两幅画,几年下来,就攒下了厚厚一本绘画作品。

从“自然”中来

入行多年,周明明有了大量实践经验,他独立完成的现代越窑青瓷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部分越窑青瓷作品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等。

当记者问起这么多作品中,自己最喜爱的是哪一件?他毫不犹豫地捧起了手边的一件青花斗彩瓷瓶说:“最喜爱的应该就是这件《新绿》了。

关键词: 山中 中青年 第二 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