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正文

“洋猪”入侵 种猪问题已经不只是猪的问题

2022-03-28 11:34:23来源:前瞻网  

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央视财经推出了大型纪录片《种子 种子》,其中第六集《决胜种源》,将目光锁定到养猪产业,里面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猪芯片。果不其然,国内自研猪芯片量产这一话题迅速引发关注,登上微博热搜。

什么是猪芯片?

纪录片中的“猪芯片”是由吴珍芳教授带领团队耗时四年研发出的基因组选择专用PorcineWens55K芯片,是国内首款规模化应用于企业现场育种的自主设计芯片,一举打破国外基因芯片的垄断,实现基因组育种技术的自主创新。

这款基因芯片类似猪的身份证,里面有384个小格子,每一个小格子上装着一头种猪到底优不优质的基因密码,小猪刚出生,就可以判定将来长得快不快,肉好不好吃。

但其实,“猪芯片”业内更普遍指的是种猪,最开始由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提出,他认为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谁能掌握它,就能从上游制约着整个生猪养殖产业。从这个角度看,把种猪与芯片相提并论毫不夸张。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和生猪生产国,平均每年要吃掉7亿头猪,全世界一半的猪养在中国。

2021年随着猪瘟的减弱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49亿头,较2020年增加了0.4亿头,同比增长10.51%。

我国能繁殖母猪存栏量较2020年增加了1022万头,达到4329万头,同比增长30.90%。

随着全国生猪存栏量特别是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的增长,我国生猪的出栏量大幅增长。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20年增加了1.44亿头,达到6.71亿头,同比增长27.3%。

然而,我国生猪产业快速增长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市场上的生猪,高达九成都是引进品种。

要知道,半导体产业由于高技术门槛、发展起步晚等因素被国外卡脖子,无可厚非。但是,中国人对猪的驯化历史长达数千年,为什么也会被卡脖子?

“洋猪”入侵

本土猪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数千年,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古人就开始将野猪驯化为更为温驯的家猪,并且总结出了“选种+阉割”的养殖技术,选配出最为优质的猪源。

最终,逐渐形成了以浙江金华猪、四川荣昌猪、江苏太湖猪及湖南宁乡猪“四大名猪”为首的88个地方种猪。金华猪制作的火腿蜚声中外,荣昌猪肉质鲜嫩,太湖猪五花分明,宁乡猪肉味鲜美……这些都是记忆中的“肉味”。

然而,中国用了数千年才扎好的猪圈,却在几十年间变得“面目全非”。

三十年前,为了满足温饱的需求,人们开始看向养猪产业,并且注意到国外优质种猪,如美国杜洛克猪、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夏猪。

对比本土猪,洋种猪优势太明显:

首先,本土猪瘦肉率低。本土猪肥膘多瘦肉少,这在过去极度缺乏油水的贫苦年代是好事,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转变,人们更爱吃瘦肉。数据显示,本土猪的瘦肉率只有40%,而洋种猪却可以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洋种猪更有市场、销路更好。

其次,本土猪生长周期更长。一般来说,本土猪需要饲养一年才能出栏,而洋种猪只需5、6个月就能出栏。同样的时间,本土猪只够养一批,洋种猪能养2批,谁的投资回报效率高一目了然。

再者,土本猪饲养成本更高。本土猪吃4-6斤饲料涨一斤肉,洋种猪吃3斤饲料就能涨一斤肉,这也意味着饲养本土猪的成本更高。

最后,土本猪经济效益低。据四川省畜科院评估,改良选育的“洋猪”每头比国内现有普通育肥猪多赚130元左右。

这些因素叠加之下,养本土猪是一门“亏本生意”,逐渐被市场抛弃,转而纷纷引进洋种猪,并且越来越依赖洋种猪。

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洋种猪最大的缺点是繁殖3-5年后出现品种退化,需要引进新一代,于是,陷入了“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恶性循环,种猪市场成了洋种猪的天下。

从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陆续进口种猪,或者种猪精液。数据显示,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本土种猪市场占有率从90%跌到只有2%。

一些本土猪的品种甚至出现了灭绝的迹象,据2008年全国第二次家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特有的88种地方猪种里,有85%左右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其中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比大熊猫(易危)还珍贵。

直到现在,我国生猪养殖环节超97%猪种为进口种猪。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从国外引进种猪24460头,同比增加59%,为历史最高水平;进口来源国中,美国占比为37%,丹麦占比为33%,法国占比为26%,英国占比为4%。

而依赖引进国外种猪,导致本土种猪培育停滞不前,国内种猪行业被国际玩家把持,英国PIC、荷兰Hypor等国际专业育种企业瓜分掉大客户,国内本土公司只能靠合资来抢小客户,一部分猪企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走上了内部育种、自产自销。

中国本土种猪想打破这种局面没那么容易。2018年开年2个多月时间,5笔中资海外并购交易因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而告吹,除了备受瞩目的芯片,一笔收购美国育种公司的交易竟然也被否决了。

可见,种猪的重要程度,堪比芯片!

但是,中国人的“猪肉自由”,岂能被他人扼住喉咙?

“种猪保卫战”打响

失去的三十年,导致行业停滞不前。种猪繁育投入成本巨大、动辄十几亿、技术落后、时不时添乱的猪瘟疫情,让小厂参与育种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厂陷入猪周期循环圈有力无心。

但当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从简单的吃饱上升到追求美味的阶段,源自本土的土猪肉开始成为市场新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也给企业培育本土种猪带来希望。尤其是中国本土猪具备“肉质特性和抗逆性”,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有朝一日,还能走向国际。

但复兴本土猪的关键,是种猪要把握在自己手里,这一点,无论是国家,还是猪企都意识到了。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各地共建设了92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4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种公猪站,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7个地方猪种保护区。其中包括宁乡猪、荣昌猪和藏猪等3个国家级保护区,以及太湖猪、民猪、黄淮海黑猪等猪遗传资源保种场35个。

而对培育本土种猪的问题上,国家的重视性,从这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可见一斑。2019年只是笼统表示要提高生物育种;2020年主要是保障猪肉供给,尚未提及育种;2021年明确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2022年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国家大力支撑下,企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打破对洋猪的习惯性依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央视纪录片中,吴珍芳教授还是温氏股份首席运营官、中芯种业董事长、温氏研究院院长。

温氏股份作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育种科技实力雄厚,2019年以牵头单位承担国家优质瘦肉型猪联合攻关任务,启动优质大黑猪母本新品种选育工作,创新培育出2个国家种猪新品种(配套系)。

此次自主创新的“猪芯片”,利用基因芯片中的基因测定加快种猪的选择效率,提高遗传改良的效率,对于长期进口“猪芯片”的我国来说意义非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高科技养猪,喂饲料交给机器,猪怀孕要照B超,连猪交配过多少次之类的信息,都要上传到云端。

牧原股份的智能猪舍高达6层楼,种猪有专门的楼层,每一头猪都享受着30多款智能机器的服务,呼吸的空气,质量只比ICU低一个级别。

互联网公司凭借技术优势纷纷进军这个传统行业,网易的味央猪“不剪牙、不断尾、蹲马桶、玩玩具、听音乐”;阿里云首创AI养猪,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为每一头猪建立档案;京东农牧依托数据技术、AI和IoT等技术,一头猪可提前5-8天出栏。

可见,种猪问题,已经不只是猪的问题。

历经荒芜才能抵达繁华,中国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一路披荆斩棘。从半导体到养猪,看似南辕北辙的产业,但背后所折射的底层逻辑却是一致的。粮食安全一直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只有自身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任何时候不受限于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产业链。

对于养猪产业来说,在经历了三十年的种猪保卫战,已经给予了我们足够的教训,在新的一轮种猪保卫战上,需要越来越多的猪企站出来,参与到产业变革当中去,才能上下一体,同心协力,打好这场“保卫战”。

关键词: 种猪问题 洋猪入侵 猪的问题 什么是猪芯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