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谁活着(活着的基本意义是什么?) 快看

2023-05-06 09:55:41

来源:互联网

谁活着(人活着是为了谁?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资料图)

人活着是为了谁?

很明显,这位朋友是在一次个人纠结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所以他问“为谁”而活。一般我们在思考这个没有外因的哲学问题时,通常会问:“人为什么活着?”而他把对象指定为“谁”,说明我们处于情感矛盾中。毕竟人是情感困惑的主体。

可能是爱人和家庭的冲突,是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纠结,是责任和义务,禁锢了一个人对自由的追求。这是可能的。

如果我们这样思考这个问题,格局就会小一些。

说得好听点,无非是把爱情、亲情、友情放在利益的天平上。谁重,你就为谁而活。人不可能什么都想要,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方面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的情绪必然受损。孰轻孰重的标准在提问者的脑子里,也可能早就做出了判断。在这里提出问题,无非是寻找同一观点的更大更大支持。

我得不到答案。

因为为谁而活是一个相对的、相互选择性的命题。如果夫妻相爱,感情深厚,你愿意为了它放弃你的生命,只为了你的爱人活着吗?如果夫妻感情不怎么好,甚至隐隐有些青涩,你为他(她)而活岂不是让人应接不暇?如果父亲是孝顺的,母亲是爱女儿的,那么,为家庭而活难道不是对的吗?父母的义务,孩子的责任,没有理由轻易放手。为了家人和孩子活着有什么不好?

但如果梳理一下这些感情纠葛的逻辑关系,你会发现,人其实是为自己而活的。

爱是为了被爱。你爱你的父母是因为你的责任。你爱你的孩子。可能不一样,但是你也享受到了在抚养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带给你的快乐——不管是哪个角色,都是在自己身边蔓延的,而这些关系的中心就是你自己。

不要不好意思承认人的一生都是为自己而活。

即使是炸碉堡的董存瑞,也是为了大家而活,但那只是他的理想。他为了理想而活着,为了理想而牺牲自己——英雄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付出的代价。普通人很难迈出献出生命的这一步。虽然他把“我愿意为你而死”说得很漂亮,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几个?我们能做的,可以称之为英雄。

那么,为自己而活是自私的吗?

当然不是。那些身先士卒,视死如归,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英雄,都是无私的人。但这不是这个问题的内容,是关于理想和人生态度的问题。你的理想是无私的,你为理想而行动,当然是无私的,你的理想只是个人的享受,即使为了私欲而冒生命危险,我们也只能说你是一个贪钱不要命的人。

所以,讨论为谁而活是没有意义的。

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但每个人可能无私,也可能自私,这是不一样的。

活着的基本意义是什么?

我们解决了之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那么活着的意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每个人的理想,或者说“人生目标”。

活着的意义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接近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一定能实现,但一定要走在路上。

对个人目标的追求,换句话说,就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

价值确认有两种,一种是自我价值确认,就是你觉得自己有价值,有活下去的理由。或者说,这是一种心理优势,其实是“唯我论”的委婉说法。那些励志歌曲中的“我真的很好,我真的很好,真的很好”的自我催眠,销售人员在各种营销活动中的自我膨胀和信心增加,都属于自我价值确认的范畴。有心理强大的,有心理干预的,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但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更好的文章写得好,更好的文章写得漂亮”。这种自我调整和解脱,用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短处,其实是一种自我价值的确认。

与之相反的生活态度是自卑,这当然是不好的,消极的。但是过度的自我价值确认也是令人厌恶的。为什么?因为会干扰价值认同的第二点——对他人的价值认同。

这另一层意思就是对别人的价值。我活着可以帮助别人,别人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我。包括夫妻之间的相互需要,家庭亲情的不可或缺,都是值得我们一家人活下去的。

你有没有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死无所谓,但是一定要为了家人活着?

这是价值确认的两个方面,自我确认和他人确认,相互制衡。因为人是个体,是群居动物,需要独立,需要更多的认同。

自信,自我确认,谦虚有礼,别人也会确认。古语有云:“圣贤自有正人之道。他们不卑不亢。他们怎么会这样?”

确立和追求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活着的基本意义。

发现生活的真正目的。

活着不能局限于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人到了一定年纪,基本上就会对自己和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如果他们不继续思考,他们就能在这种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完人生。

这是一种快乐、满足的心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现实的,但我们心里都清楚,人需要有一种高于生存这个初级层次的追求,这是人的存在的更高境界——也是人存在的真正意义。

那么这其中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很多人答不上来。我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人一旦解决了生存问题,精神上就会跟着每个人的不同思维走,人生目标就不再局限于吃喝玩乐。

我更高的人生目标可能和你一样,但更有可能是不同的。

因为涉及到认识论,必然涉及到知识和学习。所以,人生更高价值的确认,与后天的学习、圈子、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有的朋友想当小说家,有的朋友想当旅行家,有的朋友想当书法大师,有的朋友想当国画大师,我想让诗词知识下沉,普及。你看,和而不同,都是高于生存的人生目标,但又完全不同。

有目标的人有动力往前走,但比稀里糊涂、按部就班、安安静静过日子的人更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目标的得不到和过程中的艰辛与挫折,但也有追求过程中的快乐,来自于一点一滴地靠近目标——那是谁说的“痛并快乐着”。

况且这也不一定是我们真正的人生目标。但是,至少有一个目标。

上下求索永远不晚

因为人对自己的价值确认存在唯心主义偏差,对他人的价值确认存在客观偏差,这就会导致我们对人生目标的确定出现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这个人生目标根本不是我自己的菜,那该怎么办呢?前期付款错误怎么处理?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些词互相矛盾吗?明明“我站在三十岁”。为什么四十岁的我不迷茫?为什么我五十岁才知道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孔子的人生目标和自知之明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原因。

30岁左右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果到了40岁,发现都错了,终于不再疑惑。结果我研究,追求了十年。50岁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朋友-你-资源-网正确合适的目标是通过不断的纠错建立起来的。

人生不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

孔子走遍天下,选择教书。今天,他仍然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我们中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旅行,才最终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推翻自己一辈子做的事情,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来得及吗?

不会,而这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听到消息,晚上死去就够了。

关键词: 若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