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泽原 丁奇 潘儒琛 朱珏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以来,A股交投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我们对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业绩弹性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炒股软件的业绩弹性与市场β基本一致,而证券投顾在市场活跃背景下脉冲效应更强,这一差异来源于业务模式与流量来源。AI技术正在赋能金融信息服务公司,LLM对话式产品既是对传统行情、数据、资讯、指标等炒股软件功能的整合式颠覆,也呈现出更具备性价比的AI投顾形态,未来AI的应用情况也将影响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持续发展潜力。
▍业务模式:炒股软件、金融持牌业务、证券投顾三大模式。
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主要通过三类模式变现:1)炒股软件,APP内行情、数据、资讯、指标等功能进行收费,价格区间为数十元至数千元/年不等,以同花顺为代表,在市场不同阶段,APP月活在3000-4000万之间波动;2)金融持牌业务,通过收购方式获得证券、基金相关牌照,将自有流量进行导流变现,以东方财富为代表,2024年证券业务收入85亿元;3)证券投顾,基于投顾牌照为专业、资深个人投资者提供投顾服务,价格区间为上万元/年,以九方智投为代表,2024年公司营收23亿元,投顾付费客户13万。
▍流量来源: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短视频时代有不同公司具备流量优势。
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流量主要来自于自有流量,同花顺金融服务网、东方财富网两大门户网站均在2004年上线,积累早期个人投资者流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同花顺与运营商合作开展手机金融信息服务,并较早在手机端提供炒股软件,顺利将门户网站积累的用户转移至APP,根据易观千帆数据,2025年7月,同花顺以3501万的活跃人数与其他应用拉开差距。这些拥有自有流量的公司主要通过炒股软件、金融持牌业务进行变现。也有一些公司通过投流方式获取流量。例如,九方智投在公域平台拥有5000万粉丝,近几年流量采购开支均在7亿元左右;对应地,公司主要通过高客单价的证券投顾业务进行变现。
▍业绩弹性:炒股软件受益市场β,证券投顾脉冲效应更强。
以A股日均成交额为参照,2024Q4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总体处在万亿以上活跃区间。对比2023Q4与2024Q4,A股日均成交额分别为8326、18529亿元,2024Q4同比增长123%,同花顺收款分别为14.36、24.38亿元,2024Q4同比增长70%。2022-2024H1,A股日均成交额基本为8000-10000亿元,九方智投半年度订单体量为10亿元左右;而2024H2、2025H1,伴随市场交投活跃,九方智投半年度订单体量分别为26、17亿元,证券投顾订单增速明显超过A股日均成交额增速。我们认为,业绩弹性的差异核心来自于前述两方面讨论:1)业务模式,炒股软件本质上是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辅助工具,而证券投顾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提供投资建议,在市场交易热度上升的背景下对个人投资者更有吸引力;2)流量来源,证券投顾公司重点投流的短视频平台,导入了大量新入市或者年轻化的个人投资者。
▍技术赋能:AI赋能模式创新,未来有望强化用户粘性构建。
对于个人投资者,我们认为对话式产品结合传统金融信息服务中的行情、数据、资讯、指标将更具备吸引力。同花顺问财投资助手升级为原生AI对话产品,融合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更自然、精准的交互,实现每日服务超500万投资者;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3月,同花顺问财活跃用户数已占其App的54.5%。同时,我们认为对话式产品未来将是AI投顾的形态,既可以解决传统证券投顾个人业务水平、合规意识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可以将更具备性价比的投顾服务提供给更多个人投资者,如同花顺问财进阶版、专业版分别收费998、1998元/年,远低于市面上的证券投顾业务定价。
▍风险因素:
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资本市场景气度下行:证券交易信息的许可经营风险;数据安全风险;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
伴随A股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我们看好金融信息服务公司迎来新机遇。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业绩、行情不只是A股市场β的代理,伴随AI导入、产品升维等,公司α也将体现。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8月27日发布的《计算机行业产业互联网系列—金融篇11—如何理解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业绩弹性?》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
责任编辑: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