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序曲印象

2022-03-29 07:22:10

来源:北京日报

一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起身听曲,碰巧是威尔第的《茶花女序曲》轻音乐版。

月光如水,泻入窗帷,睡眼蒙眬间聆听小提琴和大提琴纠缠缱绻一处,妙曼舞曲的旋律共汩汩流淌的月光一色,低调的忧伤与小提琴跳跃的高音齐舞,如醉如痴地将我重新带入梦境,悠然荡漾沉浮于月色构成的银河之中,直至下滑乐音渐行渐远,针头落地般戛然而止,我才一个激灵又醒了过来:这般奢靡华美的印象难道是玛格丽特凄美可悲的爱情?是“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的故事?恍然之中再听一遍,才发现最初的短短引子漏了过去,那才是守情如玉、惋叹泪如雨的玛格丽特的惨淡一生的写照。小提琴缓缓奏出并不方整的旋律,如歌如泣,俯仰顿挫,悠扬凄婉,足足持续了四分之一的时长,才续接上我刚刚听到的华丽的第二主题。

圆舞曲的起步略显犹豫和迟缓,似乎那不并不是玛格丽特想要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它与第一主题即引子的寂寥清冷抗拒而抵触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又持续了四分之一的时间才堂堂正正进入了巴黎名妓“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奢侈生活。小提琴高音跳跃,在大提琴的大力烘托下在我眼前勾画出朱帘半卷、烟鬟红袖的声色犬马的景象。达官贵人、名妓闲士、慵懒之徒出没于十里烟花巷,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然而那并非是名媛交际花玛格丽特真正想要的生存状态,她内心依旧憧憬着爱情,希冀出现一个她眼中的白马王子,将她从这浮夸糜烂的生存中解脱出来,在一片世外桃源度过男耕女织、相互拥有真爱的甜蜜余生。

序曲以倒叙的形式呈现展开,先是描写玛格丽特遇到真爱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她被误解,遭到最爱的人的谩骂和讥讽。她卑贱的身份永远遭到世俗的鄙视和白眼。但引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将其打入地狱,那缓缓的下滑旋律平和幽静,美妙悠长,道出了她渴望和终于找到了挚爱的幸福和超然的喜悦。音乐是最复杂的语言,常让我们联想到音乐所限定的内容之外的“弦外之音”。特别是经过轻音乐大师保罗·莫里哀的处理后,序曲第一主题中玛格丽特的悲剧色彩被淡化了,代之以空灵飘渺、飘然欲仙的节奏,强化了现代人逃离喧嚣红尘的心态,不由让我想到明代散文大师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活灵活现的描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其中“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活了超然物外,摆脱世俗羁绊的心态。他还在《西湖七月半》中讥讽毫无审美之感,却假装赏月人的虚荣浅薄。他们表面赏月,实则希望有人关注自己的作态,其虚伪小人的嘴脸被张岱刻画得入木三分,神情毕肖。而张岱等则“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读到此等超凡脱俗、追求高雅意境的情怀时,我曾设想若有音乐伴随,应谱以何种曲调,不想《茶花女序曲》轻音乐版正是绝好的标配。固然,玛格丽特从上流社会及温柔富贵乡的逃离与张岱从俗不可耐的人群中的出走有着诸多不同,前者是追求真爱,所以视一切富贵荣华如粪土和身外之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只要真情在,安贫乐道足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