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即时:对双数痴迷是天才的标志

2022-08-23 05:42: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路子(媒体人)

◎一直觉得,戏剧工作者心胸要大,有人愿意去看你的戏要格外珍惜。互相高看一点对方,彼此有所期待,环境慢慢就变好了。


(资料图片)

◎成濑的职业女性没有玛丽苏加持,单打独斗,踉踉跄跄走在风雨交加的外面。他的女性观比小津更进化。

◎大观园里住着一群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可是心智已经熟透了,身体也像老人一般孱弱,动不动就生病,仿佛初春的花园却果实累累,细思极恐。赞曹公非凡的想象力。不愧为中国人自己的圣书。

◎木心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人到中年的时候,他踏上了一趟美丽的列车,然后就不再中途下车,赖也要赖到人生的终点,“中年的嘉年华会”一直过下去。我觉得其实反过来更好,中年时就像老年人一样回归自然,回归天真,越早回归越好。

◎带有自传性的小说会略显得高明一些,在同等的写作水平上。

(朋友圈跟帖:同意。短篇靠技巧,长篇到后面几乎完全靠本能了。)

◎一个作品有没有价值,主要看它的道德主题是否有意义;一个人道德困境的大小,决定了他文学价值的大小。对吗?

◎工业和真正的艺术还是有差别的,成色不一样。艺术会让人内心沉甸甸的,工业让人happy。艺术启发人们思考,娱乐工业也很重要,于人身心放松。

◎和朋友聊莱辛和门罗的区别,其实这俩没什么共同点,莱辛连皮带肉撕裂自己产生文字,门罗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盒小火柴。文学能给真正爱它的人带来幸福感。

◎欧洲电影好像有两三个人物就构成一个完整静谧的故事,编制越来越像短篇小说。

◎20世纪初爱尔兰的戏专门写短兵相接的家庭战争,荒唐有趣,结局往往出人意表,后来马丁·麦克唐纳继承了这一点。《石楠丛生的田野》,写一个贫穷的妇人,宁愿自己一个人多受累养活孩子,也要把老公关进疯人院。沁孤的《西域健儿》,一个男孩在地里干活时用锄头打了父亲,以为打死了他,于是不干活了,跑到酒馆,吹嘘自己弑父成功,居然一下子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看港片《前度》。剧中人都和自己不爱但很爱自己的人别别扭扭在一起生活,施爱者卑微,被爱者不懂得珍惜,然而又随随便便接受了。写尽了被爱的不舒服感,全都是把自我安放在一个很小位置的人。

◎《意乱情迷》,夏布罗尔的片子。一个忧郁的巴黎男子住到维希去,希望换个环境能改换心情,他常常窥视一对年轻情侣,被他们的欢乐吸引,有一天他走近这家的院子,迎面遇到了那个女孩……窥视绝没有好下场!夏布洛尔对整个社会从来都没什么好感。

◎故事早就发芽,人物每天在脑袋里折腾,可是更想坐下来读那些心仪已久的好书,真的好分裂。反正,写也是白写,读却是真读。

◎长时间伏案太辛苦了,写作者有一点虚荣心也正常。

◎读王夫人唯有一处有感。就是元妃死后,王夫人满心欢喜盼着其兄王子腾进京,给家族长脸,给自己仗腰子,结果他半道得重感冒死了。那是四大家族最惨痛的一幕,很轻描淡写。

◎莎翁的平头百姓保持着一种自然属性,像猫狗一样可爱,像畜生一样讨打,他们就是生活的化身;到了莫里哀,每个人都笼罩着很强的阶层焦虑,想成为人上人,这种焦虑后来就一直延续下去了。此乃人类社会从本我到自我的演化史。

◎毛姆小说里风韵犹存的贵妇人大多可以当作大英帝国的隐喻看,就像格林肤色复杂、容易上手的小情人,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对双数、重复、对偶痴迷是天才的标志。莎翁早期有一部《错误的喜剧》,一对孪生兄弟爱上一对孪生姐妹,而且他们的仆人也是双胞胎,这戏每一分钟都是戏。

二零二二年八月十六日

关键词: 麦克唐纳 轻描淡写 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