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侠客梦,仗笔行_当前聚焦

2023-03-31 05:33: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2013年的《天注定》起以副导演身份与贾樟柯一起工作的青年电影人王晶,首部导演作品《不止不休》于近期公映。贾樟柯除担任监制把关本片的整体品质之外,还客串出演了一名拿钱掩埋矿难事故的山西煤老板。与贾樟柯有过多次合作的摄影师余力为、音乐人半野喜弘、录音师张阳等创作人员也集体出动,为影片保驾护航。

“贾家班”成员的联手打造,让这部电影像贾樟柯的不少作品一样,在现实主义的基调里,既融入了纪录片的写实特征,又添加了浪漫化的幻想笔触。但这并不表示《不止不休》是王晶“有样学样”的结果。

作为华语影坛较为重要的作者导演之一,贾樟柯善于用镜头平行记述时代的巨变与普通个体的命运流转。他电影里的“山河故人”往往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也无力走出困境,然而“江湖儿女”大都重情重义,被生活无情碾压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情义无价。

王晶的这部长片处女作,故事发生在2003年,属于他对特定年份的剖切。男主角韩东(白客饰)虽是小人物,但凭借自身的努力与能力,以及《京城时报》资深记者黄江(张颂文饰)、女友小竹(苗苗饰)等人的帮助,实现了为弱势群体发声的新闻理想。

《不止不休》与贾樟柯作品的相像,最为核心的体现,是在影像的肌理深处,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侠文化推崇的侠义精神。这种精神原本具有较强的民间属性,现在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虽已有些陌生,但并没从神州大地消失。

正是受到侠义精神的不断感召,年轻人韩东走上了一条似乎与其学历、身份、地位不符的职业之路,逐步成长为一名“现代侠客”。

来京之前,高中肄业但有一定工作与生活经验的他,借助新兴的网络,冷静记录所闻所见的社会问题,理性表达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读者来信”式的文章得到纸媒的认可后,信奉“英雄不问出处”的他,从家乡来到北京闯荡,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报社记者,名正言顺地发表彰显公平正义的新闻。

学历不高导致他的求职过程非常不顺,间接影响了他与女友的生活质量,但身居陋室的他依然心怀天下,不愿放弃梦想。他的坚持换来命运的垂青,那些大多发表在网上的文章,让他与几位头顶名校光环的同龄人一道成为《京城时报》的实习生。实习期间,他更是以拼命三郎的干劲践行着理想。

韩东的故事,兼有励志、纪实、传奇等多样色彩。他的步伐,除了给予身陷逆境的观众一定的鼓励,也带领我们“走近”他的身边,一窥小竹、他的发小张博、血头彪哥等个体的生活状况,以及这些个体身后的北漂一族、乙肝病毒携带者等群体的生存现状,甚至包括这些群体身处的时代样貌。

韩东与黄江等同仁对于社会弊端的叩问,所为正是希冀群体的生存能够得到保障、个体的生活可以拥有尊严——就像片中的台词所讲,“这世界上没有哪件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2

侠客通常既有侠骨又有柔肠,韩东也不例外。或许是为了强调这两点同等重要,《不止不休》对于韩东工作经历的展示,诚如一些评论所言,有悖调查记者采访、发稿的实际情形,不仅将复杂曲折的过程简单化处理,更用情绪表达代替客观呈现。

韩东随黄江奔赴山西采访矿难时,两人不会那么轻易就能拿到想要的素材。他们的外形以及表现悲伤的方式,尽管与遇难者家属无异,但嘴里标准的普通话会让不愿矿难被媒体曝光的矿主等人立刻警觉,他们的人身安全也会跟着受到威胁。韩东替一位难抑悲伤的母亲在赔偿协议上签字的情节,可以看出他的善良,也让他后来得以与这位母亲单独接触,从她口中打听到一些黑幕,但这种设置未免太过想当然。

此外,韩东揭露“血液代检”内幕的报道即将刊印之际,考虑到文章见报后会给乙肝病毒携带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他就找到黄江坚决撤下稿件。这样的笔墨,属于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渲染人物情绪的刻意设计。两人围绕“撤”与“不撤”产生的冲突,与电影《聚焦》中深度报道小组成员就神父丑闻事件“报”与“不报”展开的争执,并非同一性质。

《聚焦》中的“不报”是为了搜集更多翔实的资料,不给教会留下任何倒打一耙的机会,终极目的是要更为全面地“报”。《不止不休》里黄江的“不撤”,源于真实、准确的素材足以支撑报道的出炉,公众也有权利知道血头与医生违法勾结的真相。韩东坚持要“撤”,更多是出于同情心——他希望新写一篇报道反映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求学、就业、婚姻等方面遭受的歧视,却忽略了新闻需要及时。

实际上,韩东写好的稿子与想发的稿子,并不构成矛盾。他完全可以像《聚焦》结尾呈现的那样做出系列报道——当然如果他那样做,《不止不休》后半程的悲情叙事也就不会有。

不过剧作上的瑕疵,无损本片致敬调查记者或者说致敬现代游侠的诚意。

《不止不休》涉及的矿难、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以及一笔带过的城市收容等社会问题,千禧年前后的众多中央与地方媒体,以接力跟进的方式展开过系列报道,推动了这些问题的高效解决。单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问题,包括《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央视的《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在内的全国多家纸媒与电视栏目的纷纷报道,不仅让公众慢慢在心理上根除了美国学者苏珊·桑格塔所讲的由“疾病的隐喻”带来的恐惧,也促使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法规,保障了数量占据全国总人口约1/1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一庞大群体的权益。

3

鉴于20年间,国内的传媒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止不休》被许多评论认为是一首献给媒体的挽歌。但个人觉得这种唱衰媒体的论调有待商榷。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当下的北京与片中展现的2003年的首都相比,几个火车站依然在见证北漂一族的梦想与梦碎,但今天决定永远离开这座城市的人们进站前最后回看的风景,与20年前怀揣理想来到这里的人们出站时初见的风景,除了存在由心情的不同导致的差异,更有客观层面的流变。北海公园的白塔给予各个时代在京生活的人们心灵上的抚慰,但公园周边的胡同风情已是今不同昔。

局部景观的更迭折射时代的整体变迁,时代的进程又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改写着普罗大众的整体精神面貌,塑造着某类人群的特定形象。

2003年,互联网尚未在中国全面普及,以报刊、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普通百姓获取资讯的主要可靠渠道。就像前面所提,那时的媒体日常发布各类新闻之外,也经常针对重大事件、民生关切与社会弊病,推出揭示真相、刨根追责的深度报道。记者在许多人心中神秘又神圣——他们游历四方,手中的笔或者摄影、摄像、录音设备,宛若古代侠客手中的刀剑匕首,既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匡扶正义的有力武器,也是助推民生福祉提升、让人心安的有效工具。

20年后的今天,自媒体把传统媒体挤到边缘位置。但是鉴于绝大多数自媒体唯流量论,屡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混淆真假、颠倒黑白,传统媒体过去在受众心中占据的分量,现在并没被自媒体取代。传统媒体尽管面临人才流失、经营困难等现实问题,记者被赋予的传奇色彩也不再那么浓烈,但部分传统媒体具备的专业性与采编优势依旧十分明显,它们在转型成为新媒体或融媒体的过程中,亦在持续向大众输出有良心、有观点、有价值的内容。

换言之,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虽说由报刊、电视、广播变成了客户端、公众号、微博以及短视频、直播等平台,一些传统媒体仍在以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形式产出正经严肃的新闻。这类新闻在数量与质量方面,或许无法与留在大众记忆深处的那些调查性报道相提并论,但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温度与力量。不少在社交媒体形成刷屏效应的报道,依旧出自传统媒体之手。部分已经离开媒体行业的前调查记者,在遇到热点事件时,也会挺身而出,只不过会把采写的文章交给自媒体发布。

从这些角度来说,我们感慨“韩东们”越来越少之余,更应该珍视留下来坚守在阵地的“韩东们”。他们仍在用手中几乎失重的笔,让真相显现、虚伪暴露,兢兢业业地诠释着“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这句话的真谛。同时,我们也许可以在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平台上以及生活中,尝试靠近、效仿甚至成为“韩东”。很多人儿时做过的武侠梦,不应该在我们成年之后烟消云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