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装饰公司承建的贵州金沙酒厂装饰装修项目,是贵州首批十大酒旅融合景区之一,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
以酒为媒,融入当地自然风光、独特红色文化,打造集生产、科研、办公、观光、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景区,成为赤水河上游的又一“新坐标”。全新亮相,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全新范本,助力贵州产业发展行稳致远。其背后,凝聚着大量突破性的技术应用和精益求精的工艺追求,通过各种新型展示手段凸显品质、文化、传承。
序厅墙面“百川归海”:LED屏与玻璃钢(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艺挑战
墙面竖向的LED屏幕表现瀑布和水系,与地面的LED屏相连接,意为《百川归海》。《百川归海》场景通顶的电子多媒体结合石材的艺术品展项,水景瀑布的画面内容与流水音效,结合地面的场景,用互动投影展示相关内容。多维度地展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瀑布上设置了假山作为重点展示。使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方法,提高展览的效果和可理解性。
模块化拼接:采用可伸缩连接组件与玻璃钢框架结合,实现快速拼接与拆卸。玻璃钢的轻量化特性(密度仅为钢材的1/4)显著降低安装负荷,同时其高抗拉强度可支撑悬挂需求。
曲面适应性:通过玻璃钢的可塑性与LED箱体的弧度调整功能,实现面屏的3mm缝拼接,适用于弧形建筑或艺术装置。
一体成型技术:BIM建模,玻璃钢上阴刻诗句,模具一次浇铸成型,保证艺术效果与结构稳定。
环保与可持续性:玻璃钢的可回收性与LED的低能耗特性契合绿色建筑趋势。
体验馆走道墙面:创意文化砖模块化施工:装饰材料基于“自然”概念,不过多进行“人为”装饰,选择无复杂加工过程的文化砖,通过“去装饰化”手法,突出原有墙体的自然表现力。与传统的“覆盖性装饰”手法相反,“发现”建筑原始面,并将其转化为装饰元素。这看似简单的工艺,却蕴含着极高的技术要求。
三维建模:BIM模型模拟墙面排布方式及图案,出图后现场可根据BIM模型进行文化砖铺贴排布。对每种单片规格瓦的三维模型后,根据施工方案和图纸设计要求,墙面长和宽,拼接尺寸,对文化砖放置位置进行优化。通过计算模型、三维模拟分析结构,进而得出文化砖墙面排列顺序,墙面砖每排所需数量,最后完成BIM三维模型数据设计并出图施工。
形成创意模块:厂家按BIM模型,按整面墙为一单元,排布好的文化砖背面加背网,粘接成整体。厂里按交底的分割板块进行标号编号,裁切各个板面,按顺序打包装箱进行发货。
博物馆顶面:多叠级酒字灯模块的工艺挑战:用酱酒的印章,做成水波的排列,表达酱香酒源于赤水河的概念。230*230的亚克力底面组合高度340-770不锈钢矩阵式排列。
三维建模:不规则异形多种叠级造型酒字灯,根据施工方案优化为规则模块,顶面长和宽,对酒字灯箱放置位置进行优化。通过计算模型、三维模拟分析结构,进而得出排布规则,最后完成BIM三维模型数据设计并出图加工。
形成阵列模块:组建横向61个(4组同类造型模块),纵向4个(8组同类造型模块镜像排布),现场模块组装。
科研楼接待室:地毯电脑数码针染:科研楼接待室的地毯堪称点睛之笔,采用簇绒动作来实现色彩图案效果,体现数字化与智能化。数字化设计:设计师在电脑上设计地毯图案(logo、诗句、广告等)、颜色和纹理。电脑数码针染: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精准驱动簇绒设备选择和应用预染色纱线,在簇绒过程中直接“编织”出复杂图案和色彩的高端地毯。
室外园林:树上诗句灯饰创新手法
树上吊挂诗句灯是一种融合文化、艺术与照明技术的创新手法,提升夜间景观的视觉层次,传递人文意境,形成“一步一诗”的沉浸式文化,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灯光结合,与树木交相辉映,让人感受诗意夜景。
精确控光技术:灯光设计兼顾艺术性与生态保护,通过精确控光技术避免光污染,并利用雕塑镂空结构投射光影,形成未来感与古典美并存的夜景。
科技赋能文化:树上诗句灯饰是“光影+文化”的跨界实践,既需要技术理性,又需要人文感性。
未来探索:互动投影、诗句声光联动等新技术,让古典诗词在夜色中焕发新生,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
本次酒文化主题展陈综合改造项目的圆满实施,不仅是中建八局装饰公司在多元化装饰工程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对文化主题交互展陈空间这一前沿概念的有力探索与落地。将传统装饰技艺与前沿交互科技、深度文化内涵相融合,打造沉浸式、叙事性的体验空间,是未来文旅展陈的核心趋势。我们相信,本项目所积累的经验、探索的模式和呈现的效果,将为公司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打造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的主题展陈空间,提供极具价值的借鉴参考。(张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