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主持人柯鲁瀚:将中文和自己的梦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23-02-02 06:49:42

来源:北京日报

“想从事介绍中国的工作,终于梦想成真!”90后美国小伙儿柯鲁瀚(John Klump)很多经历都与中国有关。他是2018年“汉语桥”中文比赛美洲赛区冠军,曾在对外经贸大学留学。毕业后,作为北京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英文主持人,柯鲁瀚的日常就是用英文介绍自己感知与了解到的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说:“中国不仅有长城、故宫、兵马俑,还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很荣幸我经历了。”


(资料图)

柯鲁瀚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读大二时出于好奇心选修中文课,“我的第一个中文老师就是美国人,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来到中国,对中国了解很深入。”

在老师的带领下,柯鲁瀚学习拼音和汉字,他学会了“你”“我”“他”“老师”“学生”“可乐”等30多个汉字,“开始我觉得汉字是永远看不懂的密码,等认识这些汉字后,我发现了汉字的魔力,感觉自己有了破解密码的超能力。”

2018年,柯鲁瀚参加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并获得了美洲区冠军。他在比赛中表演了评书《鲁达除霸》,获得满堂喝彩,至今他仍能想起表演时的一些动作和神态。

也是在这一年,柯鲁瀚得到奖学金来到对外经贸大学留学。“中文学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柯鲁瀚迷上了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他还喜欢三国和明代历史,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和书籍《明朝那些事儿》是他的挚爱。

2020年,一家中国媒体找到刚刚硕士毕业的柯鲁瀚,邀请他在一期介绍中国脱贫的节目中担任外籍主持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领域,能大大激发我的兴趣。”

那段时间,柯鲁瀚随摄制组前往甘肃、贵州的一些县城、乡村,采访中国脱贫过程中的故事。

在甘肃武威古浪县,柯鲁瀚采访易地搬迁小区,感受到了居民生活变化之大。“感觉居民之前住的是1000多年前的房子,现在他们住得宽敞明亮,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在贵州遵义正安县,他们采访了当地吉他制造产业。正安县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吉他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现年产吉他600万把,带动上万人就业的“吉他奇迹”,当地已从贫困县发展成为全球重要吉他生产基地。

今年春节,柯鲁瀚想到了2021年拍摄的在北京如何过年的短视频,“我想向没来过中国的人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做哪些事有好的寓意,以及不能做哪些事。”视频中,他与非遗传承人一起捏面人,制作了生肖牛;到什刹海滑冰车,感受北京的冬天;还去了王府井的一家照相馆拍照。

现如今,柯鲁瀚所在的传媒公司与东莞、烟台、广州、宁波等城市合作,为这些城市拍摄宣传视频,题材包括文化、美食、非遗、时尚、经济发展等。作为外籍主持人,他用英文介绍和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我们主要面对外国观众,外籍主持人出镜,能拉近与观众距离,产生共情。”他还提到,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但中国不仅仅有这些,还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东莞有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山有世界上最宽的沉管隧道,遵义有亚洲最长溶洞等,“这些我们都拍过”。

这些年,柯鲁瀚走过十几座中国的城市,他对北京情有独钟,“北京有悠久历史,名胜古迹很多,同时又是现在的首都,非常开放时尚。”闲暇时,他喜欢骑着共享单车逛街,“这是最好的方式,不快不慢,几乎朝阳都骑遍了,后面要向海淀、石景山‘开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