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吐槽声里找到被忽视的角落

2023-05-26 06:46:08

来源:北京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乘车先爬高架桥,百级台阶愁煞人……据报道,某养老社区附近唯一的公交站设在高架桥上,从地面到高架桥没有电梯,得爬上百级台阶,“别说老人,很多年轻人也吃不消”。

日常出行,类似的坎儿还有不少。地铁出入口没有电梯,需爬几十甚至上百级台阶上下,被乘客戏称为“健身线”;过街天桥倒是设置了轿厢式无障碍电梯,可故障频发、长期闲置,大伙只能望“梯”兴叹;地下通道狭窄陡峭、阴暗潮湿、时有积水,过一趟“很练胆子”;十字路口绿灯时间太短,行人过个马路得连跑带颠,同时躲避转弯车辆……除此之外,断头的盲道、被占的坡道等也普遍存在。一个个微循环“堵点”让许多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望而却步”。

大城精治,首先就得体现在对民生细节的关注上。拿出绣花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以交通出行为例,顺畅、安全、便捷是大目标,但落到实践,就是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公交站点、信号灯等设施的合理规划和相互配合。而将每一项掰开,又都有大学问。比如,公交站点之间间隔多远合适?一些老旧地铁站能否想想办法装上电梯?信号灯多长时间切换一次,才能既能让路人从容通过,又不影响车辆通行效率?将这些细节琢磨得多一些、处理得好一些,市民出行感受就会大不相同。

每一个城市的小空间、小角落,都装着老百姓的大生活,折射着治理者的责任心。勤走、多听、善问,精准发现问题,这是对治理者脚力的考验。当然,对“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来说,公共资源终究有限,一味做增量不现实,不可能满足所有诉求。善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对存量空间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则是对治理者心力的考验。就拿上述高架公交站来说,重新规划公交路线、设置新站点或许比较困难,但在高架桥廊道平台处加装扶梯或是直梯是否简单可行一些?站在群众需求的角度多考虑,在细节处主动向前一步,也许就不至于“反映三年也无解”了。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更新,是生活质量的叠加升级,时时刻刻体察“人”的需求,既做好城市建设的“大文章”,也让身边的一桥一路一站更加便民,我们的城市就会愈加宜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