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津贴不能“年年喊,年年难” 热点聚焦

2023-06-21 06:49:09

来源:北京日报


(资料图)

6月以来,全国多地开启高温模式。为督促用人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多部门近日相继发布通知,要求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发生,并按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的话题每年逢夏必“热”。为保证这份酷暑权利,相关政策接连上新,要求标准也逐年提高,可具体到落实层面,打折克扣的现象却屡屡发生。或是按当日天气预报“精准”折算,或是发放防暑药品、冰镇饮料等实物与之抵消,再或者干脆装傻充愣、取消发放,让本该拿到手的津贴沦为望梅止渴的“纸上福利”。

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相关法律有着严格界定。早在2012年,国家层面就出台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至此,这笔钱就跳出了劳动者“福利”的解释框架,成为受法律保障的基本劳动报酬。可即便如此,其发放还是陷入了“年年喊、年年难”的怪圈,究其原因,维权难是很重要的一条。就拿举证阶段来说,很多地方依然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可对于长期室外作业的劳动者而言,温度测量颇为复杂,不同区域温差又大,想要证明温度达标并非易事。除此之外,津贴数额不高、维权耗时费力,每项因素都或多或少成为劳动者诉诸司法的现实阻碍,反过来也让相当一部分企业有恃无恐。

高温津贴也许并不多,但包含的是浓厚的人情温度、城市关怀。在这方面,各地监管当然要持续发力,而打破维权困境同样至关重要。就此,各地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借鉴。比如,一些地方要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开启“绿色通道”,针对高温津贴简化优化办案流程,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另外,如专家所建议的,既然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那么由此产生的劳动争议,也理应由用人单位进行举证,如此才能从根子上倒逼企业优化制度、完善发放。

有研究显示,今年很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炙烤”之下,企业应少些“画饼”、多讲良心,将“政策清凉”落实到位,才是对“高温下的坚守”最好的尊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