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雨后的连云港连岛,海上云雾初开,渔船静泊岸边。2021年11月,连岛渔港开工建设。不到4年,连岛渔港便被国家农业部渔政管理局评为“国家级中心渔港”。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连岛渔港,和当地的养殖户聊了聊。
连岛街道办事处主任张超介绍,建设后的连岛渔港,渔港港区渔业岸线总长从原来的120米扩大到980米,码头总长622米,新建重力式码头557米,形成有效掩护水域53万平方米,港内风向稳定、水域平稳。依托“国家级中心渔港”,连岛渔港在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两大产业上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渔港的海水养殖主要有两大品种:太平洋牡蛎和紫菜,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吴波是连岛当地的养殖户,主要养殖生蚝和紫菜。从2016年开始水产养殖,到今天,吴波的养殖面积已经从当年的200亩扩大到了2万多亩。吴波说:“以前的渔港码头是‘老破小’,装卸非常不方便,进出渔港装卸效率都很低,像生蚝捞上来时间一长大部分都死了。渔港建设后,码头的作业区变大,水变深,受潮水的限制也小了,船舶装卸的效率提高。这样一来,我们养殖户的成本降低,也不会造成货物压港。”
据了解,渔港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后,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让养殖大户发展海珍品立体养殖,养殖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今年4月,江苏鑫闽泽科技有限公司来到渔港,为养殖户优化了牡蛎养殖筏架和龙须菜栽培筏架参数,不仅200亩鲍鱼苗种在连岛安家落户,还发展出了“龙须菜+鲍鱼”复合养殖模式。
如今,连岛不仅将水产养殖做大做强,还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到这里追海上落日。渔港附近的西连岛堤头灯塔成为热门观景点,一长段彩虹堤坝向海延伸,尽头是红白相间的灯塔,日落时分,与晚霞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少年志编辑 刘梦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蓓
关键词: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