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视野】中概股未雨绸缪

2022-08-06 15:39:46

来源:腾讯网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7月29日,在美国上市中概股中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NYSE:BABA)也被美国证监会列入了“预摘牌名单”,当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股价下跌超过11%。同日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还有蘑菇街(NYSE:MOGU)、猎豹移动(NYSE:CMCM)、波奇宠物(NYSE:BQ)。


(资料图)

从今年3月10日美国证监会公布第一批中概股“预摘牌名单”开始,截至7月底已经有159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中,这一数量已经超过在美上市中概股总量的一半。这其中又有153家中概股已被转入确定摘牌名单。

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足半年时间,超过半数的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有点超预期,市场上很多投资机构恐怕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

摘牌风险

记者梳理得知,从2022年3月开始,中概股开始陆续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

3月8日,首批进入“预摘牌名单”的有5家中概股,包括盛美半导体等。3月下旬,美国证监会又公布了两批“预摘牌名单”,其中第二批名单中增加了微博,第三批名单中新增加5家中概股,包括百度、爱奇艺等。4月份,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的数量较3月份有所增加,第四批有12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包括搜狐等;第五批又新增了知乎、瑞幸咖啡、理想汽车、贝壳等。5月份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增加至107家,其中5月4日共出现88家,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中国南方航空、中国移动、京东、拼多多等;5月9日再度增加滴滴、陆金所、金山云等11家;5月20日再次新增寺库等8家。之后的6月份,包括好未来在内的5家中概股被列入 “预摘牌名单”。7月份,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6家中概股被列入 “预摘牌名单”。

根据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共有261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市值约为1.3万亿美元。截至7月底,已有159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中。

不足半年时间,超过半数的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张奥平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点超预期,市场上很多投资机构恐怕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

而且目前,已经进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有153家已被转入确定摘牌名单。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也在朋友圈中发文表示:“所有中概股都将在这个名单里。”

张奥平对记者表示,大量中概股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全球化的退潮。“全球化的退潮不仅是产业全球化的退潮,还有金融、资本的全球化退潮。未来被美国证监会列入摘牌的中概股数量会越来越多,除非全球化退潮的趋势被扭转为全球化的趋势。”

近二十年,200多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其中包括大量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消费公司,赴美上市的背后有着多重的原因。

首先,从大环境的角度来看,过去一二十年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中国企业愿意选择赴美上市是重要原因。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很多都是在大量投资机构的资本支持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不少投资机构是美元基金,这些投资机构倾向于在海外资本市场实现退出。

张奥平还指出,大量互联网科技企业选择赴美上市,还与过去我国A股资本市场存在功能上的缺失有关,包括对企业盈利的要求、股权的要求等。“在过去,A股实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企业不盈利不能上市。美国资本市场是注册制,不盈利也可以上市,很多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在上市的时候都还处于亏损状态,比如京东、拼多多等。”

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如今大量中概股被美国纳入“预摘牌名单”中,不少专家建议中概股公司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战略研究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三年摘牌的悬剑之下,投资者可以选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中概股公司却不能坐等,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过去在上市的时候,企业习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只在某一个资本市场上市,因为过去的篮子都没有风险,企业把鸡蛋放到哪个篮子中都可以实现融资发展。但现在风险性、不确定性增加,两年之后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又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无法预期,也无法去对冲掉。所以中概股需要早做准备。”张奥平说道。

新的出路

其实,2020年底,美国纽交所就宣布,为遵守特朗普政府所谓禁止美国人投资“有军方背景的中国企业”的行政令,启动对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摘牌程序。在之后的数月间,美方对中国电信企业的这一打压举动上演了多次反转闹剧。最后在2021年5月,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告了从纽交所退市的决定。

在美国针对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勒令退市“闹剧”之时,更多的中概股在寻找新的出路,有些选择赴港二次上市,有些选择双重上市,有些选择退市后前往A股、港股或者新加坡等资本市场。

其中,中概股回归港股的意愿较为明显。自从港交所更新新上市制度以来,目前已有20多家中概股以不同形式回归港股,回归样式也多元化,包括私有化退市后上市、双重上市、二次上市等。其中,阿里巴巴是第一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之后,京东、网易、百度等中概股纷纷选择回港二次上市。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莎对记者指出,在当前公布的“预摘牌”的公司里,大量公司存在境外股东和VIE结构,这些公司如果直接在中国内地上市还有难度,除非拆分VIE结构,否则只能优先考虑去香港上市了。另外一方面,香港市场有大量的美元等外币投资者,尽管交易体量和美国有差距,但相对来说交易制度也比较悠久、成熟。

近期值得关注的是,回港的中概股中,双重主要上市的趋势在增加。知乎、贝壳、小鹏汽车等数家中概股已经实现美国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7月26日,阿里巴巴就向港交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7月27日,金山云亦申请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认为,与此前的二次上市不同,双重上市是在两地各自独立上市,两个市场的股票不能相互流通,两个市场独立定价。如今美国经济存在衰退风险,双重上市可以减少香港市场的股票受美国股市波动的影响

由于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受到第一次上市地的影响会少很多。张奥平认为,阿里巴巴选择转变为双重主要上市背后的深意,就是希望对冲掉未来潜在的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阿里巴巴公布申请在香港双重上市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目前有70%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已把香港做第一或第二上市,他说,香港欢迎任何符合港交所标准和要求的企业来港集资。

而吸引了大量优质中概股,对港交所也有不少好处,不仅可以吸引存量资金投向市场中的资产,还会引入新的增量资金,包括吸引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沪港通、深港通的方式进入港股购买股票,也会吸引此前关注中概股、但不通过香港资本市场投资的投资机构们进入香港资本市场。

香港交易所2021年度的融资额在全球排名第四,仍有成长空间,预计考虑回归的中概股现阶段仍会优先考虑赴港上市。

港股之外,目前中国内地资本市场逐渐取得长足进步,也在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重要选择地之一。

朱莎告诉记者,除了港股之外,很大一批在美上市公司考虑拆除VIE结构,在中国内地上市,例如小米旗下的九号智能公司等。或者剥离部分核心业务,在中国境内上市。

“科创板推出、北交所成立、全面注册制即将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日益健全,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杨海平认为,从短期看,此消彼长,中国企业肯定倾向于A股、H股上市。从长期看,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依然存在,中国也要成立国际板,中国企业到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美国企业来中国上市,这种双向开放是未来的趋势。

张奥平也对记者表示,此前科技公司选择赴美上市的种种原因,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技术上的掣肘原因目前正在被解决。“同时,中国的商业生态、产业结构和西方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资本市场未来大概率会对中国的市场主体企业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所以,我认为用下一个五年的逻辑来看内地资本市场,我们对内地资本市场应该更加理性乐观一点。”

关键词: 中概股未雨绸缪 阿里巴巴